近年来,旬阳市人社局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推行“32333”工作法,人社工作法治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三个到位,履职尽责强保障。始终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做好“三个到位”。组织领导保障到位。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履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领导有力、责任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干部队伍保障到位。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仲裁等重点执法岗位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51家、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21个、工业园区调解中心1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217名。制度建设保障到位。出台了《谁普法谁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党组中心学习组集体学法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任务分工台账,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局年度绩效考评,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下达任务,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
做到两个强化,普法宣传强教育。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普法途径,注重普法实效,做到“两个强化”。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实行局党组集体理论学法、领导干部普法讲座、会前学法等制度,充分利用党组会、周工作例会等,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学习;严格落实干部学法制度,通过“人社大讲堂”、“周五提升班”等载体,广泛组织干部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将法律知识培训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纳入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岗前培训,纳入仲裁员业务培训,对市内200多家企业法人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知识培训。强化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编制了人社系统“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充分利用“12·4”法治宣传日、招聘会等活动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利用劳动保障年检、日常巡察等发放劳动合同示范文本5万余份,深入建筑工地开展工伤保险、劳动维权等专题集中宣传活动10余场次,多次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培训活动;结合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深入镇村、院落、集中安置点,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岗位”等服务活动,接受群众咨询近8万人(次)以上,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知晓度和覆盖面。
建设三大体系,依法行政强水平。严格依法行政,以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程序确保各项决策依法履行。一是建设内部制度管理体系。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等,对决策事项范围、程序等进行明确。制定了“合法性审核工作办法”,明确审核机构及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等进行合法性审核的程序和内容。同时,完善了外聘律师管理措施,常年聘请法律顾问,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建设权力规范运行体系。规范人社业务办事指南、办事流程,明确法律依据,并在对外相关服务窗口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进一步规范文书格式,全力推行说理式文书;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内部监督,在劳动监察案件办理流程中增加案件审理环节,对案件调查取证情况进行复核审理。加强规范性文件梳理,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要求,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三是建设阳光政务公开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征求意见和咨询论证制度,对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信息及时公开,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触摸屏、宣传栏、宣传手册、局网站等多种途径,公开服务项目及办事程序,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办理、及时反馈,今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办复率达到100%。
突出三大建设,行政执法强效能。完善执法制度标准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提升执法公信力。突出行政执法制度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公示执法信息,规范了执法文书格式及案卷管理,制定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及审核表。完善信用机制,制定了和谐劳动关系评价规范和社会法人劳动保障失信惩戒机制,实行“黑名单”制度,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初见成效。突出行政执法“网络化”建设。运用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和“一库一链四平台”数字化就业等工作平台。先后通过开展执法行动,检查用人单位140余家,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达96%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达98%,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9%。突出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建设。注重加强源头管理,建立施工现场维权公示牌、工资保证金等“八项制度”,通过网站、微信等方式公开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电话,近年来,对群众举报案件结案率达100%。构建了多层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格局,建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50余家、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21个、工业园区调解中心1个,50人以上的企业建立调解组织达到96%。落实案件办理“回访”等四项制度,推行“流动仲裁”,探索“互联网+仲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100%。旬阳市人民医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表彰为“2022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规范三项工作,“放管服”上强改革。通过减权力、转职能、优服务实现最大程度的利企便民。规范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规范人社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对人社行政权力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认真梳理,编制“最多跑一次”事项标准化清单,主动融入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规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梳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动态维护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采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的方式对全市企业开展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集中整顿,对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惩处。规范公共服务流程。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简化优化人社领域公共服务事项流程,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从快从简办理各类手续,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惠民。将社保、就业、劳动执法等服务事项办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再造和业务重构,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推广手机APP和社保卡应用,社保卡持卡人数达38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持续深入推进“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建设,巩固提升“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示范点建设。
全局上下在运用“32333”工作法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过程中,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领导带头,干部当先,克难奋进,开拓创新,为建设“一强五好”陕西强市贡献人社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