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总觉得‘民告官’隔着堵墙,现在政府主动拆墙铺路。这次的调解就像一场及时雨,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今后我们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诚信经营。”超市负责人紧握着调解书感慨道。“这种处罚与教育并重,监管与服务同行的工作方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近期,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行政复议办公室成功调解一起涉及某综合超市能效标识的行政争议案件,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2024年3月,该超市在某线上平台销售某品牌电饭煲时,因未标注“能效标识”,被相关部门处以3万元行政处罚,超市认为处罚太重,遂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办案人员认为这起争议不仅关乎法律的执行,更关系到企业发展,在受理案件后立即展开深入调查。经仔细查阅卷宗,详细了解事发过程后发现,超市在收到整改通知书时已紧急下架产品并补充标识,且公开记录显示该超市近三年无类似违法行为发生。
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办案人员随即明确“争议实质化解”的审理思路。调解过程中,办案人员认真倾听超市方面的诉求,了解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能效标识问题的原因。同时,也向超市明确指出能效标识管理的重要性和法律规定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积极与执法机关沟通协调,详细阐述当前营商环境下对企业进行适度引导和帮扶的意义。通过多次深入的沟通交流,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共识,原行政处罚金额从3万元调整为1万元。
这一结果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又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处罚不是目的,推动企业主动合规才是关键。在开展行政处罚的过程中既要守住监管底线,也要考虑企业生存。”区司法局复议应诉股负责人表示。 此次成功调解,不仅化解了行政争议,更传递出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助力企业成长的坚定决心,实现行政机关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激励更多企业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安心经营、创新发展,为推动临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复议力量。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