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资讯 市县动态 正文

商洛市镇安县:退费单里的民生温度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6-20 09:06 来源:西部法治报 浏览数:

近日,商洛市镇安县公共法律服务大厅镇安公证的服务窗口前,永乐街道村民丁师傅攥着被退还的公证费,眼眶泛红地说:“办公证的钱都交好几天了,没想到公证处还主动打电话让我来退费!”这桩由公证员“追着退钱”的暖心事,正是镇安县公证处将政策温度融入服务细节的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到5月29日。丁师傅因父母遗产继承事宜前来办理公证。当公证人员谭博告知其作为低保户可申请费用减免时,急于处理家事的丁师傅摆摆手:“家里现在有一堆事,几百块钱不多,不想折腾了,还是算了。”

在资料审查环节,谭博发现这份继承公证背后藏着特殊困境——丁师傅的父母于今年3月份一周内相继离世,其妻子和孩子均为残障人士,家庭重担全压在他一人肩上。

“政策红利不能因群众‘不懂申请’而落空。”镇安县公证处当即启动内部核查机制,不仅核实了丁师傅的低保身份,更主动为其开通退费绿色通道,从系统检索到电话告知,从手续办理到款项到账,全程未让丁师傅多跑一趟路。

“原以为减免公证费用要自己反复申请,没想到工作人员比我还上心。”丁师傅的感慨,道出了困难群众对政策落地的真切感受。

“低保群体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覆盖对象。”谭博拿出《公证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解释道,根据规定,对经济困难群体办理特定公证事项,减免费用是刚性要求。但镇安公证处的服务标准不止于此——他们建立了“三重核查”机制,即受理时主动告知、审查时深度筛查、办结后回溯核验,确保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一个不落”享受政策。

退的是费用,暖的是民心。这种主动作为源自对服务本质的深刻认知。

近年来,镇安县公证处将社会救助与公证服务深度融合,不仅编制了《困难群众公证服务指南》,还在服务窗口设置“政策明白卡”,将法治温度融入民生细节,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于公证服务。

镇安县公证处还将推动建立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让更多困难群众知晓公证政策红利。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