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资讯 市县动态 正文

“无忧调解超市”解民忧暖民心

——安康镇坪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7-02 19:07 来源:陕西日报 记 者 / 齐珂雨 浏览数:



陕西日报 2025年07月01日06版

6月26日,安康市镇坪县司法局曾家司法所所长谭兆平整理完一起调解案件的卷宗后,立马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不久前,曾家镇桃花村两户村民因相邻土地界线产生纠纷,双方点名要他调解。在谭兆平的耐心调解下,矛盾顺利化解,两家人握手言和。这样的事例,在镇坪县“无忧调解超市”里并不少见。

“现在平均5天就能调解一起矛盾纠纷,案件处理快速高效,群众也十分满意。”谭兆平告诉记者,在2017年以前,基层调解工作就像打游击——哪里有矛盾就往哪里跑,调解员疲于奔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时候,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不高,许多小矛盾拖成了大问题,甚至演变成信访案件。

2017年,镇坪县在曾家镇宏伟村试点建立第一个“无忧调解室”,选派了几名调解员,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困扰重点项目推进的十几起纠纷,让村民看到了调解工作的实效。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固定的调解员模式让群众担心“人情调解”,而专业性较强的纠纷,如土地权属、劳务合同等,又需要更对口的调解力量。

2020年,镇坪县将“调解室”升级为“调解超市”,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单”选择调解员和调解方式。于是,谭兆平正式成为一名专职调解员,工作从“大包大揽”向“精准服务”转变。

在一起劳务经济纠纷调解案中,调解双方因工资、垫付资金及设备折价等产生争议。双方各执一词,调解一时陷入僵局。作为调解员,谭兆平首先安抚双方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让双方充分表达意见,逐步缓和对立情绪。随后,谭兆平从事实和法律角度入手,仔细梳理双方的经济往来,多次组织双方协商,引导双方理性分析问题。经过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以前遇到纠纷,要么找村干部,要么闹到法院,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调解超市’,我们可以选懂法律、懂政策的调解员,或者是熟悉村里情况的老前辈来帮忙,心里踏实多了。”宏伟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他与邻居的土地纠纷就是在“无忧调解超市”顺利解决的,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谭兆平是镇坪县专业化调解队伍中的一员。在曾家镇“无忧调解超市”,墙上公示着调解员信息,调解员照片、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一应俱全。“其中,有擅长处理土地纠纷的退休干部,有精通劳务合同的律师志愿者,还有深谙民风民俗的乡贤长者……”镇坪县司法局局长龙英介绍,镇坪县推行“线上云调解+线下一站式”双渠道服务,线上开发“无忧调解”小程序,群众可以点名选择信任的调解员,让每一件矛盾纠纷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解铃人”。

如今,镇坪县已建成7个镇级“无忧调解超市”和65个村级“无忧调解室”,整合公检法司资源及行政、司法、道德三方力量485人,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推动资源效能最大化;创新调解联动机制,与法院共建“绿色通道”,推行诉讼费减免、网上立案等措施,实现万人成诉率同比下降10.85%。数据显示,“无忧调解超市”建立以来,镇坪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685件,群众点名调解1541件,调处率达99.7%,群众满意率在99%以上。

为进一步释放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镇坪县推动“综治中心+超市”一体化建设,把“无忧调解超市”嵌入综治中心,实行“常驻+派驻+轮驻”调度机制,建立“诉调对接”等多方联动体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

“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打造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终点站’,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努力让群众在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环境中乐享美好生活。”镇坪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杜安树说。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