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资讯 市县动态 正文

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咸阳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推进行政执法实质化监督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8-13 10:08 来源:咸阳市司法局 浏览数:

2024年以来,咸阳市司法局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提升行政执法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聚焦解决行政执法监督力量薄弱和执法突出问题,以构建市县镇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为抓手,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有效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高位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充分重视行政执法监督在规范执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解决执法监督工作体制、工作机制上的瓶颈问题,主动多次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争取编制部门支持。建立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会商机制,成立司法行政牵头,组织、编制、发改、财政和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参与的17人工作专班,制定咸阳市推进体系建设4方面14项重点任务清单,明确重点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限,通过会商机制工作规则推进全市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逐项推进,全面落实。

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市县编制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先后发文,就健全执法监督机构,增强监督职能,增加人员配备提出明确要求,选优配强执法监督力量。2024年10月底,市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全部挂牌成立,启用印章。市司法局增加1个科室、1个编制,执法监督科饱和配备6人。13个县市区司法局全部设置执法监督科(股室),15个市级重点行政部门设置执法监督机构,增加125个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市县镇配备行政执法监督专职人员394人,全市执法监督力量得到明显加强。三原县、长武县等县区在政法专项编制较少,不能满足常态化执法监督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创新思路,申请增加事业编制和公益性岗位编制,有效缓解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的困境。

强化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日常监督。制定并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43项重点任务清单,全面推进日常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人员全员培训制度。探索市县培训联动机制,将执法培训列入公务员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与专业机构协作建立“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专业能力。累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1000余人次,市县4539名执法人员参加证件申领考试,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3%以上。健全行政执法人员退出机制,加强执法证件动态管理和监督检查,2024年以来开展4次证件年审和清理工作,审销证件2310个。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共享合作机制,与市人大办、政协办、发改委、信访局、工商联等部门搭建执法监督沟通机制,加强法治督察、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息互通,建立行政检察和行政执法监督联络联席工作制度(试行),形成执法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2023年以来开展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取得成效,发现整改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运输执法、食品安全领域问题1035条,大监督格局初步形成。

二、创新拓展,行政执法实质化监督做到有为有位

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规范管理、指导监督、激励保障作用,扎实推进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积极部署、对标落实行政执法质量考评体系指标要求。确定年度执法监督计划要点,监督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梳理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编印《咸阳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四张清单”汇编》,将25个涉企行政执法部门710项行政检查事项列入执法监督范围。市级26个行政执法部门制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在门户网站公示行政检查6项清单,积极推进行政执法包容审慎措施,监督裁量权基准落实情况,建立咸阳市涉企收费长效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全市选聘115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建立184个行政执法企业联系点,推进“阳光执法”,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开展3次全覆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累计评查执法案卷6890卷,发现反馈问题996条,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46份,提醒函32份。开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试点工作,在6个重点部门、2个县启动开展备案审查,完成备案审核9件,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实质化执法监督得到行政部门普遍认可,执法监督重要角色定位更加凸显。

三、突出问题,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扎实开展

把问题线索搜集处置作为推进专项行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利用已公布的投诉举报电话、邮箱,以及12345便民热线、问卷调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广泛收集涉企行政执法的问题线索,落实好台账管理、分类查办、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与市信访局、市营商环境办、市工商联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监督合力。落实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索调查处理机制,总结提炼涉企问题线索“三色管理”做法,突出问题导向,重点关注涉及十大领域执法问题,通过多途径梳理行政执法问题线索355条,办结340条,办结率95.7%,移送纪委线索7条。加强线索研判和处置,建立问题线索办理机制,召开线索查办专题会议,开展重点问题调查核查,对滞后县区和部门跟进督办提醒,落实一问题一台账,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松手、整改不彻底不放过。从线索查办回访情况来看,线索提供人对反映的问题处理情况基本满意。

四、正向保障,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编印《咸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行政执法过程中普法工作规范》,建立“三单两书”普法工作制度。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市政府领导出庭应诉,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向市政府报备逐渐成为常态。总结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编印《咸阳市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典型案例汇编》《咸阳市涉企专项行动信息汇编》,指导行政部门在正反典型案例中针对性规范执法。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梳理公布全市第四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34项,调整2项。推进镇街执法赋权工作,规范格式文书。全部镇街落实差异化赋权执法,组建镇街综合执法机构15个,核定事业编制1611人、实有2230人,逐步规范基层执法装备和服装配备。七大执法领域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等问题。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