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正司法 法律监督 正文

深化“事实孤儿”保护工作 让阳光照亮每一处成长的角落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11-05 11:11 来源:陕西日报 记 者 / 张 英 浏览数:

陕西日报 2025年11月05日09版

“我终于能见到爸爸了!”10月26日中午时分,在铜川市的一处农家小院,当陕西省陕北高原地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将亲子鉴定意见书递交给小言(化名)时,一向沉默的小言露出了笑容,清脆的声音响彻小院。

10岁女童的“失温”童年

3月的一天,也是在这处小院,陕北高原地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团队第一次见到小言。小言的外公挺着略微佝偻的身躯打开院门时,10岁的小言正在喂羊,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默。

小言的人生转折始于父母的一念之差。其父林某为牟取不义之财,与小言母亲李某一同铤而走险,最终双双锒铛入狱。失去依靠的小言,成为众人眼中的“孤儿”,只能跟着年逾七旬的外公外婆,靠着几亩田和几只羊维持生计。

屋漏偏逢连阴雨。不久,外婆病重离世。“这几年,家里连续发生这些事,我的心里跟落了霜一样。”外公说着就要落泪。

提起小言,学校老师也很担忧:“孩子性格越来越内向,在学校很少和同学说话,上课也总走神,最近还说不想上学了。”

更让人心疼的是,小言不仅面临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压力,还因身份问题陷入困境。她是林某与李某的非婚生子女,出生后户籍便落在母亲和外公名下。小言无法证明她与林某的父女关系,去监狱申请亲情会见屡屡碰壁。

“自从入狱,我就没见过孩子,连她现在长多高都不知道。”对于孩子,林某满是愧疚与悔恨。

跨区协作破解“鉴定难题”

“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她在成长路上孤单无援。”陕北高原地区检察院召开检察官联席会,立即启动救助案件办理程序,协同铜川市人民检察院向民政部门通报情况,共同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格确认工作。

可第一步就遇到了障碍。小言与林某的亲子关系证明缺失,救助无法推进。情急之下,林某向检察官提出亲子鉴定申请。

“亲子鉴定本属个人私权范畴,但考虑到林某与李某均在服刑,行使权利存在客观障碍,且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切身权益,我们必须依法履职。”陕北高原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南崇敬提出要求。

林某与李某分别在不同监狱服刑,如何高效推进鉴定工作?陕北高原地区检察院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达成“一体履职”共识:一边主动与监狱沟通,协调鉴定取样时间,一边逐一对当事人进行告知,征求意见,同时严格筛选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反复研讨鉴定方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谨规范。

近日,当“林某系小言生物学父亲”的鉴定结论送到检察官手中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检察机关立即协助小言向民政部门提交生活补贴申请,民政部门也同步联动妇联部门为小言制定了综合帮扶计划。这让服刑的小言父母深受触动。林某说:“多亏大家帮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了保障。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减刑机会,早日回归家庭,扛起做父母的责任……”

织密“事实孤儿”保护网

在陕西,与小言有类似经历的孩子大多面临监护缺失、学业困境、心理创伤等多重难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帮扶,不仅个人成长会受影响,还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基于此,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主动探索“事实孤儿”保护机制,将司法办案与未成年人救助深度融合,积极搭建协同平台,与监管改造部门建立线索移送机制,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民政部门负责及时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监护兜底等政策;教育部门重点解决孩子的入学、辍学问题,提供学业辅导;妇联发挥优势,开展心理疏导、情感陪伴等关爱服务,形成“检察机关牵头、多部门协同、全方位帮扶”的工作模式。

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陕北高原地区检察院共摸排服刑人员子女“事实孤儿”线索13件,入户走访省内8个家庭,办理救助案件6件6人。

“点亮一盏灯只需要一秒,要让它持续照亮,却需要无数个分分秒秒。”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晓莹说,陕西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事实孤儿”保护工作,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成长的角落,让每一个像小言一样的孩子都能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