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正司法 工作动态 正文

“五优联动”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9-17 10:09 来源:《长安》杂志 浏览数:

《长安》杂志  2025年第8期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管的《长安》杂志2025年第8期刊发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陕西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政国文章《“五优联动”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全文如下。

“五优联动”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

杨政国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是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动平安建设的重要法宝。陕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传承“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优良传统,全面依法履职,勇于担当作为,坚持“五优联动”,着力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源头预防优化普法宣传工作机制

把普法宣传作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推动全民守法,在全民守法中化解矛盾纠纷。

抓住“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实施党政机关“三单两书”(普法工作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报告书、评议书)普法工作制度,坚持会前学法、述法点评、旁听庭审、任前考法等好做法,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省委主要领导连续两年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现场进行述法点评,县级以上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点评实现全覆盖。

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地方立法和法治陕西建设总体规划,出台陕西省传承利用红色法治文化实施方案,深度挖掘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司法内务部旧址等资源,编撰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司法行政工作专著,拍摄制作追寻延安足迹弘扬法治精神纪录片,打造一批以红色文化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红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有效发挥红色法治文化铸魂育人功能。

实施“精准普法”。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组织“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宣传选树,举办高校法治文化宣传月活动,搭建“法治陕西”融媒体宣传矩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社会热点、法治焦点开展靶向精准普法,推出“天天学法”“律师说法”栏目600余期,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坚持衔接联动优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新时代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优行专调解,健全各类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调解组织入驻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截至目前,全省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3万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29个,行政调解组织163个,省、市、县三级调解协会实现全覆盖,年均调处矛盾纠纷13万件,成功率98%以上。

探索商事纠纷化解新途径。立足陕西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加强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实行一站式、多元化解决国际商事争端,累计受理诉讼、调解、仲裁等案件4.5万件,服务经营主体10万余家。创新开展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引导试点组织积极参与贸易、投资、金融、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打造止争解纷新模式。累计成功调解商事案件1700余件,标的额16亿余元。

推进西安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为目标,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健全监督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理念,全面完成西安仲裁委体制机制改革,仲裁机构活力充分释放,内驱动力明显增强,行业公信力大幅提升。2024年以来,西安仲裁委受案标的额翻一番、达200亿元,涉外仲裁案件标的额增长361%,案件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复议为民优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完善行政复议机制。推动成立以省长为主任的省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建立专家咨询、集体审议、制发意见书等机制,发布行政复议白皮书,不断提升行政复议质效。2024年以来,全省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9万件,复议与诉讼比为1.93:1,案结事了率89.2%。

抓好重点类案办理。坚持类案规范,强化重点领域行政争议化解,完善土地征收、信息公开等案件办理指引,实施行政复议案卷评查、错案讲评等措施,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办理涉企案件1626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

凝聚争议化解合力。将行政复议首选率、调解率及复议决定履行情况纳入法治考核,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衔接配合,形成纠纷化解合力。加强案后跟踪问效,定期回访,做好行政复议调解“后半篇文章”。2024年以来,全省行政复议调解结案2833件,调解案件数同比增长70.1%。

坚持强基固本优化基层依法治理机制

充分发挥司法所一线窗口作用,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巩固拓展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成果,在统一建制、统一制度、统一用房、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司法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省1320个司法所全部为县(区)司法局派出机构、副科以上建制(正科级216个),业务用房均达120平方米以上,一次性更新执法车辆64台,统一司法所人员着装,有效提升执法严肃性、规范性。

主动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加快推进出台《陕西省司法所条例》,探索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锻炼,落实司法所长列席镇街党政会议制度,助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全省司法所年均衔接安置刑释人员1.5万余名,列管社矫对象1.9万余名,开展普法宣传2.6万余场次,为基层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万余件。

强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建强用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心(站、室),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实体、网络、热线)实现全覆盖,建成“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培养“法律明白人”近16万人,发挥18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带动作用,做实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坚持筑牢底线优化特殊群体管理机制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一域之稳促全局之安。

统筹推进“五项工作”。坚持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工作一体推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深化普法,助力罪犯改造,罪犯普法覆盖率100%。全省建成83个社戒社康指导站,选派132名戒毒干警到社区矫正机构协助开展工作,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

抓好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排查管理特殊群体,社区矫正机构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社矫对象累计再犯罪率、安置帮教对象累计重新犯罪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