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正司法 审判工作 正文

陕西高院举行“2025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4-25 11:04 来源:陕西高院 浏览数: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4月24日上午,省高院举行“2025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陕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通报陕西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件。

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中新社、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法治报、法治时代、中国报道、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村报、西安日报、中国网、西部网、网易、搜狐等18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报告指出,2024年,陕西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690件,同比上升12.8%;审结9546件,同比上升10.7%。

一、强化创新成果保护,护航新质生产力破土拔节。聚焦制度创新,出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紧跟创新步伐,跟进司法供给。聚焦科技创新,在涉“WAPI”通信方法发明专利侵权案中判赔1.43亿元,严格保护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技术,获评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周年100件典型案例。聚焦产业创新,依法审理涉及北斗定位、航空电子、地热能源等新技术、新智造、新能源案件,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种业安全,高效审结“陈明9”小麦植物新品种权等案件,严惩制售假冒伪劣品种、种子套牌等侵权行为,全力守护“农业芯片”。

二、加强新型要素保护,服务数字经济提质升级。强化数据产权保护,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签署《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打牢“价值链”。强化数智应用保护,依托秦创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集中审理开源软件、流量交易、技术服务等涉数据案件,保障数据要素合理配置,捋顺“创新链”。强化数字产业保护,创新裁判涉“数字藏品”“小程序”等新类型案件,依法支持数字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符合公平原则、遵循产业规律、有利市场竞争的保护规则,赋能“产业链”。

三、深化创新生态保护,激发市场活力充分涌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审理涉58同城平台案件,合理确定平台经营者注意义务,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坚持打击与引导并重,坚决遏制恶意竞争行为,切实加强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创新权益保护。协同海关衔接查办侵害知名商标案,被评为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提名案件。坚持保护与转化并重,审理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狂飙》等案件,下大气力净化文化文创文娱市场秩序。坚持保障与激励并重,审理涉“银粉”新材料等职务技术成果纠纷,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职务成果依法、高效、安心转化,助推“三项改革”见行见效。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司法供给,全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持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激浊扬清、遏制侵权,服务构建统一大市场,营造鼓励创新、致力创造的良好法治氛围,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市场主体“主动脉”顺畅流动和加速配置;做实机制先行,服务制度创新,努力下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法治“先手棋”,为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推动内外互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持续加强知识产权现代化治理,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法治力量。

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张一辰:陕西法院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陕西法院聚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以严格保护筑牢创新根基。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强化司法裁判规则供给,严惩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违法行为,显著提高侵权成本。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案件实行重点倾斜,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侵权源头。通过统一裁判尺度、发布典型案例,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预期,以司法之力守护创新火种。二是以协同保护激活创新生态。深化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推动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调解有机衔接。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技术调查官、专家陪审等协同机制,破解技术事实查明难题。联合行政部门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持续构建全链条协同保护体系,降低维权成本,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三是以平等保护服务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规则,依法妥善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平等保护中外主体合法权益。加强跨境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完善域外法律查明和司法协助规则,提升涉外审判公信力。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开展“一带一路”司法对话,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西部法治报记者魏鑫:陕西作为文化大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陕西法院在加强版权司法保护方面有哪些打算?

近年来,陕西法院高度重视版权司法保护工作,一体推进版权保护、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持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这次发布的16件典型案例中,就有4件系版权保护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了陕西法院在版权保护方面的“陕西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我省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各类作品创作与传播方式日益多元,版权司法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陕西法院要进一步做深做实“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保护。一要以“跟得上”的能力应对挑战。加强对区块链存证、算法推荐、数据转让等新类型案件研判审理,不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版权保护司法规则,让司法保护始终“适配”技术创新,为我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筑牢法治底座。二是以“立得住”的机制强化协作。常态化联动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不断升级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动会商等机制,压紧做实“全链条”保护,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让侵权者叫“疼”,让创新者称“快”。三是以“叫得响”的宣传凝聚共识。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用“身边案”讲好“法治课”,让“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为陕西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西部网记者惠璇璇:针对商标类案件,陕西法院如何通过司法审判规范市场秩序?

针对商标领域案件,陕西法院坚持打击与引导并重,立足司法裁判引领作用,着力净化商标使用环境,筑牢商标法治屏障。依法审结涉及“西凤酒”“优洁士”“优露清”等商标刑事案件,坚决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行为。邓某广、颜某娇假冒注册商标罪及肖某成、刘某霞、张某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案,通过海关与司法机关有效衔接,依法保护知名商标,被评为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并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提名案件。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汉中中院与市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署《汉中市地理标志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实施办法》及合作协议,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