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民守法 普法宣传 正文

老师到底能不能惩戒学生?明确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8-30 09:08 来源:央广网 浏览数: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就严把教师“入口关”、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水平、保障教师惩戒权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老师能不能惩戒学生?

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明确,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教师教育惩戒权如何得到保障?如何依法合规执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偏松偏软,甚至不敢承担管理的责任。这种现象的出现,无论对当事的学生而言,还是对整个的学校教育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这次的意见重申教师教育的惩戒权,强化教师管理教育的责任,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2021年教育部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我国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来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和要求,比如,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等行为,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此次出台的《意见》,再次明确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有研究学者表示,旨在进一步强化教育管理规则的落地执行。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姚荣:实施较重的教育惩戒,实际上老师是要提前跟家长进行沟通的,这种程序设计其实已经理清了教育惩戒权最终的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并不能基于教育以外的,比如说个人的情感好恶来实施惩戒。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如何通过制度保障?如何细化落实,形成具体规范,教育学者表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对相关惩戒的规则进行学习、宣教,避免出现误解和不当行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银付:我们实施教育惩戒要坚持三原则,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教育性就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真正的育人效果;合法性就是要符合法律规定,要坚持客观公正;适当性就是采取适当措施跟相应的过错相适当。维护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我相信会对遏制校园内的不当行为包括欺凌行为能够起到威慑或者阻止的作用。

为教师减负!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

在国新办今天(8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

 第一,制定准入标准。指导各地梳理分析近年来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厘清社会事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主责主业的关系。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严把“入口关”。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第二,建立审批报备制度。各地加强统筹协调,严控总量,全国各省均公布了进校园“白名单”,通过“叫停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大力压减进校园事项。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

 第三,规范过程管理。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倡导进校园活动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避免形式主义增加教师负担,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

打破教师晋升“天花板”教育部:推进教师评价改革

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教师入口、师资配置、考核评价等教师管理重点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

 第一,改革教师资格认定,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出台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开展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全国累计认定教师资格4588.3万人,教师准入更加规范。开展教职员工准入查询,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第二,推动教师评价改革,畅通教师发展渠道。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打破教师晋升“天花板”。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学校。完善教师评价标准,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根据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岗位类型等,实行分类评价,持续推进破“五唯”。

 第三,统筹教师资源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在10个省市县开展教师资源配置管理综合改革。遴选建设49个改革示范区,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地统筹强化教师招聘,重点保障紧缺薄弱学科师资需求,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矛盾。

 第四,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建立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汇集教师“大数据”,建立教师基础信息库,为优化教师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为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