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民守法 普法宣传 正文

科技赋能 共筑防线

——陕西公安机关反诈“组合拳”打出实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7-10 14:07 来源:西部法治报 记 者 / 马文青 浏览数:



西部法治报2025年07月10日头版、06版

“虎符调兵必合契,转账汇款要警惕!”7月3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游客中心内,8岁的乐乐踮着脚尖大声念着“反诈日历”上的标语。这个由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小寨路派出所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携手推出的“反诈日历”,将宋代铜钵等文物与防骗知识相结合,用“文物寻踪靠专家,钱财安全靠自己”等顺口溜,使千年虎符变成现代反诈的小贴士。

从创新宣传花样百出,到科技手段硬核加持,再到打击犯罪雷霆出击,陕西公安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反诈工作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出击”转变,全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劝阻疑似被骗群众361万人次,避免经济损失3.15亿余元,返还涉案资金3.05亿余元,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91%。

创新宣传让反诈知识“活”起来

“反诈宣传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借助馆藏文物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IP,让反诈宣传更具亲和力。”小寨路派出所所长姚瑞杰介绍,“反诈日历”将结合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推出更多趣味性强、实用性高的内容。

传统的反诈宣传往往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效果不佳。陕西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创新,将反诈宣传与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巧妙结合,让反诈知识变得深入人心。

在高校,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狄寨派出所线上发案例、线下挂横幅,打造“警校共治”模式;公安经开分局姬家派出所针对企业财务人员易成为网络诈骗侵害对象情况,利用工间休息的碎片化时间,开办“反诈微课堂”;渭南市大荔县民警走进田间地头,用方言拆解涉农骗局,让农民干活时也能学防骗;还有民警在商圈摆“反诈地摊”、在居民楼办“赶集式”宣讲,把宣传阵地搬到群众身边……

在安康市汉阴县,一架悬挂反诈标语的警用无人机会定时飞到城南凤凰广场上空,循环播放方言版防骗提示。自今年3月份以来,汉阴县公安局建设“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网格扫楼+物流终端渗透”防线。每日,汉阴县公安局派出警用无人机在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空中广播和巡逻;组建8支“警格+网格”宣传队,对辖区136个小区开展“扫楼行动”,建立“一楼一档”精准宣教台账;联合12家物流企业让2.3万余件快递包裹变身“反诈宣传包”,并在外卖箱上张贴反诈贴纸,让每天穿行街巷的数百名骑手成为移动反诈宣传员。

快递员小张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送件时会多说句防骗提醒,客户都说这是‘最暖心的包裹’,感觉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了。”

科技赋能让反诈防线“智”起来

科技赋能下,陕西公安紧扣时代脉搏,以“智慧警务”为抓手,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各地公安机关积极行动,大力整合各类资源,精心搭建智慧平台,充分借助大数据强化分析研判,研发出一系列适用于高频场景的实战模型,为公安工作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延安市公安局数据赋能、多管齐下构建起坚实的反诈防线。在预警反制机制方面,延安公安引进“长矛”“开普勒”反诈预警平台,能够精准发现本地潜在受害人,为及时阻止诈骗行为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借助“火眼云警”警民联防小程序,民警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受害人并迅速开展预警劝阻工作。自去年2月份推行以来,截至目前,“火眼云警”已累计为本地居民提供守护132万次,成功预警拦截潜在受害人986人,避免群众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

不仅如此,延安市公安局还引进AI自动止付机器人,为资金安全加上了一把“智能锁”。这个机器人全天候对公安部下发资金预警人员的银行卡进行保护性全量止付,累计止付7000余次。辖区居民王某打算通过网络平台贷款,在填写个人信息时,宜川县公安局民警刘雨晨收到了“火眼云警”小程序的预警信息。随后,民警立即进行电话预警,成功守住了王某的5万元。

为精准打击“诈骗源”,延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成立一支创新攻坚团队。这支团队紧盯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从犯罪动机、犯罪特点、人员特点等多维度展开分析,同时,加强与通信运营商的协作配合,建立起“机卡绑定”大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上线以来,日均封停涉诈号码70-90个,全市涉诈部推线索数下降86.7%,外地流窜作案、未成年人抢夺、盗窃手机卡拨打诈骗电话等犯罪活动大幅减少。

重拳出击让追赃挽损“快”起来

电信诈骗手法不断更新升级迭代变化,陕西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深入研究重点线索,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落地查证、第一时间严厉打击,构建“事前防控、事中拦截、事后追损”三道防线,全力降低群众财产损失。

“幸亏你们来得快!”5月22日晚,西安市民王女士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将银行卡密码告知对方。公安新城分局西五路派出所民警樊兴赶到现场时,发现其手机出现非正常界面,立即挂断电话并紧急挂失银行卡,成功拦截23万余元。

为加强快速预警劝阻,全省公安机关严格落实快速反应机制,一旦接到预警信息,属地派出所立即进行电话劝阻,同步安排当日值班民警上门见面劝阻,并第一时间紧急止付、冻结账户。截至6月30日,全省共推送涉诈预警令164.1万条,成功避免84.4万人被骗,拦截被骗资金5900余万元。

为实现精准打击,全省公安机关会同金融、电信、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侦查打击、行业治理、宣传防范”一体化机制,积极构建“全民反诈防诈”新格局。4月22日,陕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联合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召开警银联动工作推进部署会议,对警银联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破获电诈案件1904起,返还冻结涉案资金1.73亿元。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