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民守法 依法治理 地方依法治理 正文

【平安建设】检察"护苗"在行动,平安校园更美好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11-04 14:11 来源:未央区人民检察院 浏览数:

近年来,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上不断探索,竭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以法律的名义,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法律的名义,参与平安校园建设。

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全面司法保护

2007年初,未央区检察院已实现未成年人案件专人办理,探索出了案件“捕、诉、防一体化”工作机制。2013年5月,未央区检察院发文正式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办公室。2014年至今,专业化力量不断加强,5名80后青年检察官加入未检工作团队。2020年,未央区检察院成立第六检察部,配备3名员额检察官专门开展未成年人刑检工作。

五年来,依法办理涉未案件750件837人。其中不捕不诉162人,对具备监护条件的,积极落实帮教措施,依法帮教涉罪未成年120人,经第三方评估,帮教对象均顺利回归社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司法救助20余人,向特困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70万元,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设置灵活帮教点,开展帮教活动,实现涉罪未成年人的“同城待遇”,保障未成年人的平等权;对家长及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千余次,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权。

疫情期间,未检部门线上送达不起诉宣告(图)

深化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积极推进检察五进活动,如: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进社区100余次;检察长撰写“给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向辖区学生发放10余万份等。

法制知识竞赛进校园(图)

同时,以检察建议开展相关场所治理,在集中向辖区的公安、工商、文化等五家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后,全部回复整改,有效地净化了网吧、游戏厅这一新兴文化产业的经营环境。

通过制发传单、宣传册等形式在公共区域广泛开展宣传。并运用新媒体平台,逐步形成校园安全工作全社会关注、多群体关心的社会效应。

2020年9月,集中向辖区派设28名法治副校长,并制定《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

集中向辖区派设28名法治副校长(图)

推进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化发展

跳出检察干未检,深化1+N社会化帮扶机制,探索开展三方共建模式,加强与高校、街办合作。

同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北大学社工专业合作,实现观护基地规范化,观护过程专业化发展。同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申请成为社科院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预防调研基地。同团省委、陕西儿童心理学会合作,提升心理疏导、帮教质效,开发符合未成年身心特点的系列法治课程,打造未检品牌“蒲公英之家”。

加快形成“智慧未检”工作模式

提升硬件,打造智慧超前的基地平台。加快未检基地建设,实现更大突破。合理规划利用新办公楼功能区域,拟建立西部乃至全国一流的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基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具备成果展示、案件审查等综合功能。

加快智慧未检建设,融入更强动能。在智慧检务建设的大环境下,新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打造面向未来的法治教育课堂。同时还将引入心理评估仪器、远程帮教系统等智慧未检设施,提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增强检察动能。

加快子平台建设,引入更多力量。对辖区学校、社会机构等相关成熟教育基地开展调研,激发相关领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专业力量加入,形成法治引领前提下的大保护、大平台、大基地模式。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