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治报2025年07月03日头版
6月27日,咸阳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咸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治理规定》。这部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法规,是全省首部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治理的地市级地方性法规,旨在系统性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人车冲突等突出问题,为全市师生筑牢安全屏障。
咸阳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云涛介绍,该《规定》共二十六条,核心聚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显著特点在于首创性、责任明确和精准施策。《规定》明确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责任,并强调根据学校周边不同交通状况实施“一校一策”的精细化治理,如对位于国道、省道旁的校园重点加强防护,灵活采取单向通行、限时管控、远端停车等措施优化交通组织。要求新建、改建校园周边道路需同步完善交通设施,规划专用接送车道与非机动车停放区,规范车辆停放,同时,设置全封闭护学通道、缓冲区和防冲撞设施,构建校园出入口安全屏障,减少人车冲突。
针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规定》创新三项机制: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前置机制,预防规划不合理引发的拥堵;完善“护学岗”协同机制,组建多元化护学队伍,形成“警家校社”联动治理体系;健全部门协同共治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系统化、长效化治理。
《规定》强调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明确治理任务、目标及要求,压实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对于未履行职责的政府部门,将依法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规定》明确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将治理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推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并广泛动员家长志愿者、社区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目前,市教育局已向全市1560所中小学、幼儿园发放宣传材料,实现普法全覆盖。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