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法治社会 正文

勇救落水儿童,李静毅获评陕西好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8-09 14:08 来源:陕西日报、陕视新闻 浏览数:

中共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

李静毅为见义勇为陕西好人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李静毅为见义勇为陕西好人。

李静毅,男,1991年3月生,生前系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崔坪村村民。2025年7月25日20时许,李静毅携家人在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渭河河堤路游玩,忽然听到有人坠河呼救,李静毅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湍急的水中,奋力将孩子托举出水面,在岸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营救起落水儿童,但李静毅却被河水冲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李静毅平日乐于助人,是个“宁吃亏不占便宜”的实诚人,邻居亲戚只要喊一声“静毅,帮个忙”,他哪怕正给自家修屋顶,也会立刻滑下来拿起工具就走,大家对他评价非常高。在日常生活中,他是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电焊工,是妻子眼中顾家的丈夫,更是6岁儿子依赖的父亲。然而当生死抉择的瞬间来临,这个34岁的普通人,却在危难时刻爆发出惊人的果敢,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儿童,将他对社会的热爱奉献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为见义勇为作出了最滚烫的注解。

李静毅详细事迹

李静毅,男,1991年3月生,生前系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崔坪村村民。2025年7月25日20时许,李静毅携家人在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渭河河堤路游玩,忽然听到有人坠河呼救,李静毅立即下河施救,与岸上群众共同努力,成功将落水儿童救起,但李静毅却被河水冲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李静毅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展现了新时代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呼救撕裂夜色,他本能地冲了出去

2025年7月25日20时许,夏夜微凉。李静毅牵着妻儿的手,漫步在高陵区渭河河堤路上,享受着难得的家庭时光。“救命啊!有孩子落水了!”一阵急切的呼救声打破了渭河河滩的宁静。

“老婆,你把孩子看好,我去救人!”话音未落,李静毅猛地把包塞给妻子李婷,转身冲向呼救声传来的地方,李婷甚至没来得及嘱咐一声,那个穿黑衣服的背影已经扎进了暮色里的河。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与家人最后的诀别。

落水男童的母亲惠女士正瘫在岸边哭喊,周围的呼救声此起彼伏。李静毅第一个冲进水里,随后,彭志龙、李文吉和韩振启也迅速加入救援。然而,看似平缓的河面下暗藏凶险——深水区水流湍急,漩涡密布。

水流裹挟着李静毅不断下沉,他却把孩子托举出水面,直到递给其他救援者手中。最终,在岸上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落水男童被安全救上岸,但最先跳入水中的李静毅,却消失在激流中。

漩涡里的生死接力,用生命托起生命

“非常感谢每一个救人者,尤其是救人时牺牲的李静毅,是他用生命换取了我们家孩子的重生。”获救儿童的母亲惠女士言语间满是自责与痛悔。

“如果没有第一位救人小伙儿的托举,我们后面的人就没有机会把孩子救上来,他给我们后面的救援争取了时间,但是他却……”回忆起那揪心的一幕,参与救援的彭志龙声音哽咽。

事发时,彭志龙正在河滩散步。顺着呼救声望去,他看到了落水的孩子,同时看到一名男子跳入水中救人,他一口气跑到岸边把手机交给一女子后,也立即跳入水中。入水后,他发现水情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当他冲进男孩溺水区域时,发现这里水特别深且水流急,还有一个漩涡。他刚靠近边缘,就被水流“吸”了过去,他用尽全身力气才脱离了漩涡的控制。

“确实来不及了,没有办法了。”彭志龙的声音里充满难过。河水吞噬了那个奔跑的身影。岸边的鱼竿都来不及伸到河心,众人眼睁睁看着那个托举生命的背影没入黑暗。

事发后,公安、应急、消防、水务、街办及附近村组、社区等单位出动百余人,在相关水域持续开展对李静毅的搜救工作。因搜救水域暗流涌动且有不少漩涡急流,加之夜间水下能见度极低,搜救工作难度很大。直至26日凌晨2时15分,众人才在男童溺水水域下游10余米的一个漩涡坑底发现李静毅。此时,他已失去生命体征。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根植于心的善良,铸就挺身而出的壮举

“我丈夫今年34岁,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经常给别人家帮忙。”李静毅的妻子回忆道,丈夫会电焊,邻居家需要焊接,他都免费上门帮忙。他水性其实并不是十分好,但那一刻,“救人”的本能压倒了一切。“从昨天到现在,我整个人感觉像做梦一样,根本不愿相信丈夫牺牲了,真希望孩子他爸还活着。”李静毅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早上6岁的儿子还问她,“他们找到爸爸没有,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我娃从小命苦啊……”26日凌晨,远在老家的李静毅父母得知噩耗,匆匆赶往高陵。他们的讲述勾勒出儿子短暂而朴实的人生轨迹:初中毕业后,16岁的李静毅跟着哥哥前往西安打工,学过洗车、喷漆、修车,最后成了工地上的电焊工,每天扛着焊枪在烈日下作业。作为万千农民工中的一员,他依靠勤劳双手在城市打拼,撑起了家的脊梁。

“宁吃亏不占便宜”,是父母教给李静毅的第一课,也是他刻进骨子里的信条。李静毅的哥哥记得,弟弟每次回老家,邻里只要喊一声“静毅,帮个忙”,他哪怕正给自家修屋顶,也会立刻滑下来拿起工具就走。“这家铁门脱了焊,那家拖拉机需要加固,他从没收过一分钱,最多喝杯热茶就匆匆离开。”

邻居谈起李静毅,充满惋惜:“这两口子都是特别好、特别实诚的人。我家要是有事,两口子会主动问要不要帮忙带娃。”“知道静毅原来干过修车,只要车有毛病,哪怕是半夜打电话,他也随叫随到。”

他的一生看似平凡,却充盈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邻里的深情厚谊。正是这份根植于心的善良,在危急时刻迸发出惊人的勇气。他来不及权衡生死,只凭着“赶紧救人”的本能逆流而上,用奋力一托,将生的希望传递给了一个陌生的孩子。这份从平凡土壤中生长出的伟大,映照出人性最本真的光辉——当他人身处危难,伸出手是本能的选择。

舍己救人铸丰碑,渭水长歌祭英魂

7月31日上午,“跃入激流舍身救人,用生命完成最后托举”的救人英雄李静毅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第二殡仪馆奉正厅举行。社会各界代表以及高陵区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手抱鲜花,或胸佩白菊,含泪送别英雄李静毅最后一程!,赞1339

李静毅躺在鲜花翠柏丛中,在他身旁,一副挽联静静讲述他的故事:“渭水咏镌托举手,青春无顾换童生”。事发当日一同下河救人的李文吉难掩悲伤,“虽然之前素未谋面,但是相当于一个生死兄弟,我来送他最后一程。”送别人群中,有李静毅朝夕相处的工友,有闻讯赶来的商洛老乡,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我今天一大早从西安南郊赶过来,就想送李静毅最后一程。”“李静毅是个好人,前阵子我们还相约抽空回老家商洛转一转……”大家身份各异,但都怀着同样沉痛的哀思与崇高的敬意,只为送英雄最后一程。

英雄从未身披铠甲,只是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河水静静地流淌,带走了34岁的李静毅,但他以血肉凝成光焰的纵身一跃,却将长燃于人心。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