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有效推进陕西司法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以来,省司法厅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就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推进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以下简称“四化”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通过全系统共同努力、创新推动,已基本实现2020年既定目标任务,“四化”建设开局良好。
注重顶层设计。陕西省司法厅按照制度化抓总、标准化提质、规范化夯基、智能化增效的工作思路,于3月份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从2020年至2022年,分三年时间,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确定2020年为规范建设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清查,积极推进立、改、废,全面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流程、标准,依靠科技智能支撑,初步构建形成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制度规范体系。按照既定目标,全系统上下用力,今年主要针对现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清查,修订完善涵盖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基层基础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领域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依靠科技智能支撑,一体化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三大平台用户互认、工单共享、数据互通。
注重督查指导。陕西省司法厅充分发挥督导作用,4月份,召开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四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各地的“四化”建设方案和进展情况进行了逐一分析点评,明确了任务措施、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7月份,省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面向各地印发了“四化”建设任务清单,明确了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建设、行政立法、执法监督、普法宣传、基层司法所体制机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具体任务,并逐项分解细化了任务措施,逐项落实具体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形成了上下一体贯通的工作格局。同时,坚持每月梳理工作进度,每季度开展综合点评,对推进四化建设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缺失、工作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持续跟踪督办,确保了“四化”建设工作件件能落实、样样有结果。
注重典型引路。陕西省司法厅通过“两微一端”和《陕西司法要情》专刊等形式,对各单位各部门在“四化”建设工作推进中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及时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为深入推进“四化”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充分发挥依法治省办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印发《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和分工方案》,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厅立法一处坚持把行政立法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制定《陕西省地方政府立法评估工作暂行规定》等系列制度,构建完善了科学完备的行政立法体系。省监狱管理局修订编印了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完成了第三批7家“智慧监狱”建设单位和“智慧磐石”工程建设14个节点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和建设批复。渭南市司法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定公布全市权责清单。延安市司法局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有效期、定期清理等制度,实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商洛市司法局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地,与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行政审判和行政应诉联络工作机制,提高了本地区复议应诉案件办理水平。这些典型做法,为推进工作发展树立了样板和标杆,发挥了导向标作用。
注重统筹推进。陕西省司法厅将“四化”建设任务同“十四五”规划紧密结合,精心谋划,对部分难点、堵点工作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厅机关相关处室加大对市县司法行政机关的业务培训指导力度,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四化”建设上下贯通、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同时,将推进“四化”建设同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巡视整改提出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修订完善了厅机关50多项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推动工作规范运行。在此基础上,强化科技智能支撑,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陕西省“智慧调解”系统在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中获评全国“智慧司法十大创新案例”,智能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