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法治陕西 正文

陕西在生态环境部移动执法系统和信息化建设应用培训班上向全国展示生态环境执法数智化转型成果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7-15 16:07 来源:陕西生态环境 浏览数:

近日,生态环境部移动执法系统和信息化建设应用培训班在西安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70余名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围绕国家重点污染源平台线索识别及交办,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执法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陕西三大执法数智化体系以及VR实景实战实训系统建设与应用等内容展开,旨在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融合,强化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期间,我省在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分公司)就“锚点”体系应用开展了现场执法数字化流程系统聚合场景演示,在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生态环境执法VR实景实战实训中心”就“VR”执法教学做了系统实操演示,生动展示了我省生态环境执法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我省积极落实生态环境部以及省政府关于规范涉企环境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将科技赋能智慧监管作为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显著成绩。

01搭建非现场执法平台提升精准监管能力

整合国省市三级与环境执法相关的24个信息化系统,打通各个系统的底层污染因子数据库,搭建了升级版的全省非现场信息化执法平台。新平台对全省现有近五万家排污企业实现了24小时信息化监管,通过AI算法实现污染源企业动态画像、以红黄绿三色码分级管控,实现企业违法线索精准输出。自试运行以来,平台精准输出绿码企业4.8万家,黄码企业631家,红码企业127家,从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现场检查,转变为系统精准输出违法线索,最大限度减少涉企现场检查频次,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

02建成“锚点”体系驱动执法数智化转型

在非现场执法平台的基础上,以排污许可证内容为基础,将重点监管企业的生产设施、治污设施、污染物排放口、在线站房、固危废仓库等10个大类物理实体,确定为现场执法关键“锚点”,通过数据建模,将各个锚点嵌入现有移动执法系统,在锚点之间实现亚米级精准定位导航,辅助执法人员准确到达问题点位,精准发现问题,使现场执法过程全程可规划、可记录、可复现、可评估、可稽查。该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移动执法全要素数字化呈现,改变了以往入企执法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全程陪同的形式,对企业做到了无事不扰。

03研发电子取证系统严打监测数据造假

针对企业高科技数据造假违法行为,研发污染源非现场监管电子取证系统,通过超高频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在线监测设备异常情况并予以记录、存储,有效防范和打击监测数据造假问题。改变原地毯式排查、蹲点守候、经验判断的传统执法方式为物联感知、模型精准输出线索的高效精准执法手段,以高科技监管对抗高科技造假,不断提高造假企业成本,形成“实时预警—精准溯源—铁证固化”闭环体系,破解了高科技数据造假取证难的问题。

04研发“VR”执法教学系统

通过搭建高仿真的虚拟执法场景,使执法人员在各种模型下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和运用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制度,熟悉各场景下的执法流程,提高现场执法能力。

三大数智化体系建设成果展示与两场现场演示交流,展示了我省在生态环境智慧监管领域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全国同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好评。大家认为,陕西顺应数字化时代新趋势,通过数智化执法体系有机联动、协同发力,在提升执法精准性、规范涉企检查、打击数据造假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不仅实现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检查,还将部、省领导关于“做到问题、时间、区位、对象、措施‘五个精准’”“综合检查一次”等要求落到了实处。生态环境执法智慧监管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推动全国生态环境执法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一步,陕西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乘势全方位拓展执法应用场景,强化感知数据汇聚接入,整合融合便民利企应用,不断提高执法信息化实战能力,切实将生态环境部以及省政府关于规范涉企环境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

【打印】 【关闭】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        邮       编:710043

电       话:029-87293279

备  案  号:陕ICP备07000324号-2